快速导航×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2025-09-24

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里,十几个孩子穿着洁白的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移动着步伐,金属剑尖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,脚步声与剑刃相交的清脆声响交织在一起,站在场边的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注视着这群年龄从6岁到15岁不等的学员,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。

“看到孩子们重新回到剑道,享受击剑的纯粹快乐,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。”王钰在接受专访时这样说道,作为北京市击剑协会的资深负责人,王钰亲身经历了击剑运动在北京从冷门到热门的发展历程,也见证了后疫情时代击剑运动如何重新焕发活力。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重回剑道的孩子们

“最开始恢复训练时,孩子们的动作都有些生疏了。”王钰回忆道,“但令人惊讶的是,他们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,那种重新拿起剑的感觉,仿佛是与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相聚。”

数据显示,北京市目前有近80家击剑俱乐部,注册的青少年击剑爱好者超过3万人,随着线下训练的全面恢复,这些俱乐部的参与率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,甚至有所超越,王钰认为,这反映了家长和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渴望,以及击剑运动独特的魅力。

“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项目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。”王钰解释道,“它教会孩子们尊重对手、遵守规则、面对胜负,这些品质的培养,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。”

击剑教育的价值重塑

在王钰看来,后疫情时代,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,过去,许多家长更注重击剑比赛的成绩和证书,现在则更加关注孩子在运动中获得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。

“我们注意到一个可喜的变化。”王钰说,“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仅仅追问‘我的孩子赢了没有’,而是会问‘我的孩子今天快乐吗’、‘他学到了什么’,这种转变让击剑回归了体育本质。”

北京市击剑协会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包括修订青少年击剑培训大纲,降低低龄段学员的竞争强度,增加游戏化和情景化教学元素,这些改变旨在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击剑的乐趣,而不是过早地陷入“唯成绩论”的误区。

“我们的教练现在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,而不是命令者。”王钰介绍道,“我们鼓励教练们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,因材施教,有的孩子可能技术不是最出色的,但战术思维很强;有的孩子可能进攻性不足,但防守非常稳健,击剑是一项适合不同特质人群的运动。”

安全与乐趣并重的训练新模式

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,北京市击剑协会制定了一套全新的训练安全指南,王钰表示:“我们不仅要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,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,击剑训练中的安全措施比以前更加严格,但同时我们也努力不让这些措施影响训练体验。”

协会要求各俱乐部实行小班制教学,保持训练场所通风,定期对器材进行消毒,教练们被特别培训如何观察学员的心理状态,及时与家长沟通。

“有趣的是,这些安全措施反而增进了师徒关系。”王钰笑着说,“因为班级规模变小了,教练能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个体进步,给予更多针对性指导,家长们也更加放心让孩子参与训练。”

赛事体系的创新与调整

赛事是击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王钰介绍,北京市击剑协会对青少年赛事体系进行了优化,减少了大规模聚集性比赛,增加了小型、分散式的俱乐部联赛和区域交流赛。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“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了分级赛事系统,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竞赛平台。”王钰说,“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比赛的乐趣,而不是只有顶尖选手才有参赛机会。”

协会还推出了“线上+线下”结合的赛事模式,通过技术手段让不能亲临现场的孩子也能参与其中,一些技术考核项目可以通过视频提交方式完成,由裁判组远程评分。

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,但击剑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。”王钰强调,“所以我们始终坚持以线下实战为主体,线上为补充的模式。”

击剑文化的普及与推广

为了让更多孩子了解并喜欢上击剑运动,北京市击剑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活动,包括击剑进校园项目、公益体验课、家长击剑知识讲座等。

“很多家长对击剑存在误解,认为这是一项贵族运动,门槛很高。”王钰说,“击剑是一项非常亲民的运动,我们通过降低体验门槛,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尝试。”

协会还与教育部门合作,将击剑基础知识纳入体育教师培训内容,让更多学校能够开设击剑兴趣课,协会开发了一套适合学校条件的简化版击剑器材,降低了学校开展击剑教学的成本。

“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一大批专业运动员,而是让击剑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部分。”王钰表示,“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击剑专业道路,在剑道上学到的品质也会让他们受益终身。”

谈到击剑运动在北京的发展前景,王钰充满信心:“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,击剑运动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我们将继续完善青少年击剑培训体系,让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击剑的快乐。”

王钰最后强调:“击剑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它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进攻,如何从容地防守,如何尊重对手,如何面对胜负,这些人生课题,孩子们在剑道上就能提前预习,我们希望通过努力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,在击剑中找到自信与乐趣。”

在训练厅里,一个小女孩刚刚完成了一记漂亮的进攻得分,她兴奋地跳起来,转头看向场边的教练和家长,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,这种纯粹的快乐,正是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所有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和价值所在。